pm设备管理系统
作者: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首页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5-04-14 14:26:08
喜报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本科生潘琳入选教育部2021-2022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优秀代表名录并荣登人民日报
漫漫医学路,她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秉行着“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在这条探寻人㊣生的道路上绽放无悔的青春!
近日,经过教育部严格选拔和评审,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本科生潘琳代表吉林大学入选2021—2022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优秀代表名录,全国仅有100名学生获此殊荣。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国家设立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国家奖学金是目前高校学生能够获得的荣誉等级最高的国家级奖学金。每年,全国超过2000所高校,近2700万名在校学生角逐6万个国家奖学金名额,获奖比例仅为0.2%。希望我院青年学子以潘琳为榜样,肩负时代责任,担当历史使命,怀抱梦想,脚踏实地,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潘琳,女,汉族,党员,河南洛阳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2019级本科生,吉林大学2022年度自强自立大学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步入吉林大学以来,她一直保持着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在各科的学习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包括国家奖学金□□、2022年度吉林大学国㊣家奖学金励学标兵(第一名)□□□、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大赛国家级银奖在内的30余项奖项。潘琳待人亲切,有着温暖的笑容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当我们谈㊣及她的各项荣誉时,她显得十分谦虚,她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让我们相信,努力就会存在奇迹。她就是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专业本科学生潘琳。
作为一名医学生,只有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杜绝任何错误,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医务工作者。为此,她不懈努力,探求真知,刻苦钻研。三年的时光里,她穿行于图书馆□□□□、自习室之间,迎着朝阳,背着月光,始终将学习放在大学生活中的首要地位,并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孤独和寂寞是这条路上不变的伙伴,也正是在这条路上,她稳步前行,奏响属于自己的交响乐。三年来总计满绩点49门,2门科目满分,24门95分以上,总均分91.05,并连续三年平均分90+。大一学年居专业第二,大二学年□□、大三学年均位于专业第一,连续两年荣获国家奖学金。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吉林银行励学金□□、小米助学金□□、东荣奖学金□□、院长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奖励,并且多次㊣获评校优秀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员□□□□、院优秀大学生等荣誉称号。此外,与全校40多个学院的优秀学子同台竞争,荣获2022年度吉林大学国家奖学金励学标兵第一名;同年,她被评选为白求恩医学部十佳大学生。在她看来,成绩不等于满足,而是作为一种动力时刻督促着她成长。
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应该积极参加学术科研实践,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大一入学开始,通过新生研讨会,她对康复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两篇。为了拓展科研视野,她先后两次加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的队伍,均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课题。大二学年,她跟随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王丽娜老师学习基础实验技能,并开展大创课题《hHF-MSCs通过OCT4重编程为iOPCs对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治疗研究》,现已顺利完成结题答辩。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大三学年跟随基础医学院遗传学系老师学习生物信息技术,并开展大创课题《重症COVID-19的自然选择研究揭示潜在的治疗靶点》,目前已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SCI论文一篇,处于返修中。近万篇中英文论文,近万行程序代码,五百多个实验室日日夜夜,她参与了基因组□□□、转录组等科研课题,熟练应用1000G□□□、GTEx□□、eQTL✅Gen□□□、GWAS Catalog等数十种数据库以及多项数据分析技术,并以第二作者身份完成并发㊣表了一篇影响因子为6.081的SCI论文。 在科研的道路上,她乐此不疲的探索着,她相信付出总是会有收获。她积极参与多个㊣学科竞赛,斩获10余项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她以第一负责人㊣身份参加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取✅得吉林大学银奖;以第一负✅责人身份参加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荣获吉林大学金奖;以第一负责人身份参加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吉林省三等奖。多次大赛经历,不仅锻炼了她的实践能力,也不断提升了她的科研基㊣础。多次的优异成绩也使她作为吉林大学双创基地“康工结合”首期嘉宾进行课题交流。 她坚持自己,如果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到满意,认真细致是她一直以来的追求。在经历了5个月的强化训练后,她打败了北京大学□□□□、复旦□□、中南等113所国内外高校的430个创新团队,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大赛国家✅级银奖。从校级银奖到国家级银奖,这些科研经历让她成功了地步入了医学研究的大门,不断地去探索和体会科研的魅力。 她始终记得课间实习期间与一位教授的交流,“我们临床工作者就应该成为临床问题与基础科研的桥梁,用临床知识去发现㊣问题,用科研思维去分析问题,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而她,也一直将这句话铭记于心,并用行动㊣去实践它。
大学是一个舞台,除了对专业知识的向往,带着饱满热情完成学生工作是她对课余生活的追求。尽管紧张的科研安排占据了她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她始终以热情待人□□□、兢兢业业的态度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做到一丝不苟,认真踏实,勤勤恳恳。她加入学生会宣传调研部,连续两届担任校运动会阳光体育项目领队,带领学院荣获阳光体育总积分全校前8名,作为总教练带领学院队员参加校运动会。从项目报名□□□、队员筛选□□、日常训练到比赛安㊣排,长达几个月的奔波忙㊣㊣碌,她始终㊣认真务实,尽职尽责。最终学院包揽了校运动会八极拳□□、啦啦操□□□、太极拳全部团体项目一等奖。学生工作培养了她突出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全心全意的心血投入也使她获得了学院老师的好评。 作为学院行政管理助理□□、学业发展助理,她连续整理每日打卡信息451天,统计疫苗接种□□□□、离返校信息共计1300余次,开展㊣跨年级□□□□、跨专业一㊣对一□□□、团体课业辅导52次,用热情为老师服务,用真心为同学解忧!回忆起面对繁重学业与学生工作的双重压力的时光,她说:“每天都很有意义,虽然忙碌,但让她遇到了更美的自己。”学生工作给了她压力,更给了她动力,让她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充分挤压精力;让她意识到了工作的前提是责任心,根本是公平正直。 她热爱生活,组建微电影创作团队,先后制作了《青春,我们在奋进》《百年荣光,复兴中华》等作品,其中《青春,我们在奋进》荣获吉林大学首届大学生微电影大赛特等奖。
她用志愿服务体现情怀。躬身实践,她始终无愧白医名。四年来,她从未停歇过志愿实践的脚步。作为一名当代青年,她主动加入疫情防控的队伍中,为抗疫贡献青春力量。在学校疫情防控管理期间成为学生负责人,辅助老师负责一公寓500多名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师生同心抗疫。此外,她参与阳光志愿者协会“寒假支教,云端筑梦”活动pm设备管理系统□□□、勤工助学中心爱心书屋活动□□□、东北自然人志愿活动,累计时长超500小时。其中,她参与的寒假支教活动被黑龙江省电视台报道。 2022年暑假,经过学院的筛选,她参加“筑梦白医,寻根之旅”暑期实践活动,作为实践㊣团队领队,负责白求恩㊣精神教育宣讲,与河北唐县牛眼沟村的孩子们“重走白求恩之路”,领悟传承白求恩精神。此外,她每年都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用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的铮铮誓言。她把“被他人需要”当做自己的幸福,她像一缕✅阳光,给身边的人带去温暖。一束束微光彼此吸引汇聚成团,一点点地把阴霾照亮。走在社会实践的路上,她风雨兼程,坚定的脚步从未停歇。 “回想这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却充满了欢乐和幸福,常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过去的✅荣誉是对我努力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我未来的一种勉励。我会继续坚定笃行,我将永远怀着这份精神激励迈向崭新的征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她是医学生潘琳。除人类之病痛,是她的光荣使命,助健康之完美,是她的执着追求。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纵使生活遍布磨难,她却依然执着向前,不断播撒阳光与温暖;生命越是艰难,她越是绽放出自己更美的姿态。漫漫医学路,她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秉行着“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在这条探寻人生的道路上绽放无悔的青春!
上一篇:移动开发技术简介 下一篇:移动开发技术是什么